一场跨越万里的护送任务发表时间:2020-10-13 11:06 讲述人:王相松,男,200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尼日利亚、沙特、迪拜等国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2012年入职中冶国际,现在中国中冶中东分公司科威特(代表处)工作。
2020的春天,来的这样悲怆,这样壮烈,这样的感天动地,这样的荡气回肠。1月23日,武汉,一个千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主动“封城”;4万多名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集结一地;14亿中国人统一行动,自行“禁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春节在即,中东分公司的所有驻守员工在驻地关注着新闻联播,虽身在海外,但心系祖国。一条新闻牢牢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我们不禁为国内捏了一把汗。 1月26日,大年初三,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正在蔓延。此时,中冶集团紧急部署各驻外机构立即行动购买医用口罩支援武汉疫区。接到任务之后,中东分公司马上动员公司所有在科威特员工,分头到当地药店、医院等正规渠道多方寻找、筛选并采购符合要求的医用口罩。经过两天的紧张忙碌,在跑遍科威特哈瓦里省、艾哈迈迪省等地区大小数十家药房及医院后,共采购2万余个医用口罩。经过权衡各种运输方式后,决定派员工立即护送这批口罩回国。 虽然我知道当时在国内已经有一定被病毒感染的危险,但我还是主动接受了任务。在完成付款验货手续后,经过严格的环境和个人清洁及消毒后,分公司所有员工佩戴防护用具对口罩进行分装并打包。1月28日,我登上往返科威特及北京的航班,亲自护送这批口罩回国。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我提前了4小时前往机场候机。经过与航空公司沟通后,这批口罩顺利托运,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此时我饥肠辘辘,看看表已经是北京下午4点多了,在机场找到一家快餐店坐下稍事休整,准备吃我当日的第一顿饭。当晚11点50分我再次登机返回科威特,在经过10个多小时的颠簸行程后,1月30号凌晨4:30,我抵达了迪拜机场,准备转机赴科威特。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的行程受阻了。航空公司告知,由于科威特政府昨夜发布法令,禁止所有持中国护照的人员进入科威特。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惊天霹雳,让我瞬间惊呆了。没想到意外来的这么快! 在经历一个小时的交涉无果后,我将情况如实上报。公司决定让我先行出关进入迪拜,休整后再等侯公司安排。虽然暂时回不了科威特,但是我圆满地完成了公司及领导交代的任务,我感到十分欣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首古老的诗句,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最温暖人心、最鼓舞斗志的力量之一。 尽管这一路波折重重,但想到我护送的物资正在赶赴武汉的路上,想到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医护人员能够戴上这“盔甲”安心战斗,一切疲倦和辛苦仿佛全都烟消云散。滞留异国他乡的我,这一晚反而睡得非常踏实。面对共同的敌人,遭遇共同的危难,中国人总是可以激发出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斗志。 那些天,我一直在网上关注着国内疫情。当我看到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在几天内拔地而起,“基建狂魔”震惊了世界;当我看到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和解放军坚定着逆行的脚步,主动请缨赶赴武汉抗击病魔;当我看到海内外社会各界慷慨解囊捐物捐款,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地湿了眼眶。中华民族空间团结空前强盛的时代让我们无比自豪,我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图为王相松在科威特各大药店采购医用口罩
图为王相松和同事们在科威特将口罩装车托运 图为王相松和同事们在科威特对采购的开展分装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