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故事
新闻详情

我们勇敢离家孩子们才能早日“回家”——中国五冶宜宾珙县教育系统灾后重建项目正月复工记

发表时间:2020-11-10 10:02作者:王楠楠


讲述人:钟凯

37岁,宜宾“6·17”地震珙县灾后重建工程项目执行经理,2007年荣获成都市十佳优秀共青团员。2020年疫情爆发期间,他带领项目团队精心组织人员、材料及防疫物资,确保了项目在大年初三通过政府验收,顺利复工,为保障受灾学生如期返校贡献了力量。

正文:

1月26日,正月初二。中国五冶宜宾珙县教育系统灾后重建项目现场。三天前才收工的施工经理李华又出现在了这里。彼时正是新冠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说不怕是假的,但李华明白,项目第二天就要复工,如果自己退缩了,工友们也退缩了,那孩子们的愿望就落空了。

原来,去年宜宾“6·17”长宁地震过后,珙县部分学校的孩子们就一直在过渡板房和异地学校借读的困境,而中国五冶承建的珙县教育系统灾后重建项目包含1个幼儿园、2个中学、6个小学的重建工程。为了帮助孩子们尽快回归母校,项目一直干到了腊月二十九,并明确珙县一中、坝底小学、杨柳小学3个工期最紧、任务最重的子项从正月初三起就开始加班。

“现在就是五冶人彰显责任担当的时候!只有我们勇敢离家,孩子们才能早日‘回家’。”面对孩子们渴望和政府、校方的殷切期待,项目团队下定决心,勇敢逆行,一定要扎实执行好各项防控措施,精心安排人员、材料及物资,确保项目平安顺利复工!

正月初三复工当日,工人们排队登记健康信息并领取口罩.jpg

图为正月初三复工当日,工人们排队登记健康信息并领取口罩


防控第一快节奏里抢出绣花功夫

珙县灾后重建工程是宜宾市和珙县两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项目,为了在极短时间内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确保顺利复工,项目团队必须在正月初三前就位。

这是承诺,也是信念。由于各地客运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输送旅客,能开车、会开车的都采取了自驾的方式返回项目,不会开车的也都动用了家人的力量接力自驾,第一时间返回珙县。其中,项目安全员李仁杰本已请好假,打算节后就与未婚妻领证结婚,但看到项目人手吃紧,便与爱人商定推迟婚期,主动请缨返回项目。还有在家照顾生病奶奶的钟明沁,由爱人亲自驾车往返六七百公里相送的50多岁的周乾德等,都发扬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主动请缨回岗复工。

尽管节奏快,但防控决不能打一个马虎。

大伙儿首先从把会议搬到“线上”开始做起,项目经理钟凯带头,倡议团队成员都用手机视频进行沟通,并固化成为疫情期间的一项日常制度,项目部返岗计划、现场防疫措施和防疫物资计划、劳务资源组织计划、后勤保障计划就是在一次次视频会中讨论商定的。

而在防疫物资方面,项目部一方面通过各种办法在当地甚至临近市县筹措,一方面通过公司紧急调配,解决了燃眉之急。关键时刻,珙县政府也大力支持项目复工,不仅每日为项目送来几百个口罩,还派当地卫生所的工作人员到项目各点位施工现场协助项目管理人员为返岗复工的工人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指导项目设置隔离房等。

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马上冒了出来。按照防疫要求,项目部原有的配备的食宿无法满足要求。复工就在眼前,该怎么办?

办法总比问题多,通过群策群力,项目团队决定采用分类安置的措施,一方面安排稍远村庄的工人入住现场宿舍,一方面协调业主和政府为临近村庄工人们建立“绿色通道”回家住宿。在餐饮上,项目部临时租用工地周边房屋作为伙食团,制定供餐和分餐计划,分时段、分批次就餐,钟明沁与后勤人员一起落实食材超市配送,指派专人将新鲜的盒饭送到工地现场,保证大家在场内的吃饭安全。

项目部对每名入场工人的信息都进行详细登记.jpg

图为项目部对每名入场工人的信息都进行详细登记


除了安全之外,李仁杰也多了一份责任,他承担起了疫情防控员的角色,每日检查核实入场工人的口罩佩戴及体温监测情况,并时刻巡查施工现场,对口罩没有规范佩戴的工人进行提醒,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全速冲刺集中力量打通关键梗阻

防控措施已经就位,工人却成为了项目复工要面对的新问题。

随着疫情的扩散,各地区开始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导致此前约定好外地的工人无法按时返岗。情急之下,项目部在政府的协调下临时招用周边村镇的工人,并为工人发放相关补贴,切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确保了复工人员满足工期要求。

1月27日,正月初三,项目团队和近两百名工人准时出现在珙县第一高级中学、坝底小学、杨柳小学3个点位的建设现场。当日,经住建、卫健部门现场审核,项目即刻拿到了复工审批手续,顺利进入“冲刺期”,该项目也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五冶首个复工的项目。

然而,就在大伙儿摩拳擦掌之际。一个关键材料的供应却因疫情按下了“暂停键”。由于项目即将展开装饰装修“大会战”,因此节前就将所需的玻璃向厂家下了订单,并约好正月初六发货。但疫情的持续蔓延,这家玻璃厂一致处于停产状态,让钟凯很是着急。

决不能因为材料短缺影响进度,必须要尽快想到办法解决玻璃的问题。项目团队商议后,决定派专人去厂家对接、沟通玻璃供货问题,因为复工手续迟迟下不来,玻璃厂也无可奈何。

为了尽快获得装饰装修急需的玻璃。项目团队成员们四处打探消息,跑遍宜宾和泸州大大小小14家玻璃厂,每日询问他们的复工情况。经过几天奔波,大家终于迎来四川宜宾环球光电玻璃制造有限公司复工的消息,项目临时将玻璃生产的任务交给了这家玻璃厂,确保以最快的补足材料,跟上项目抢工计划。就这样,经过一波三折,项目的材料问题终于迎刃而解,大家心里悬着的这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李仁杰在为工人测量体温.jpg

图为李仁杰在为工人测量体温


正是在大家全力以赴的攻坚下,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撑下,项目各项防控措施到位,工期节点有序推进。如今,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珙县教育系统灾后重建工程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兑现了“确保2020年春季开学投入使用”的诺言。根据最新消息,4月10日当地高一年级将按时复课,4月13日小学阶段也将顺利复课,杨柳小学和坝底小学也将按时投入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