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中的耀眼红 ——上海宝冶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设纪实发表时间:2020-12-17 14:54 讲述人:李宇,上海宝冶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机电项目部党员小组组长 春节期间,为了顺利完成制冰工作,他带领7名同志留守项目部,全力以赴做好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氨制冷系统的施工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的5名党员紧紧团结在一起,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在铸好防疫铜墙铁壁的同时,确保了制冰工作的准时优质完成。 党员李宇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机电项目部项目经理,为了提前完成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氨制冷系统的负荷试车,给我国首支制冰师团队争取更多的训练和实战制冰的时间,确保按计划完成制冰,李宇和机电项目部7名同志主动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一起带领着合作伙伴华商国际、德国江森、中国江森坚守在奋战抢工的最前线,成为春节期间冬奥延庆赛区核心区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党徽闪耀党员先行 机电项目部负责的是国家雪车雪橇公司赛道夹具、氨制冷系统的施工。氨制冷系统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核心系统。如果把赛道比作一条冰龙,那氨制冷系统就是这条冰龙的心脏和神经系统。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氨制冷系统也随之进入了最为关键的阶段----80吨液氨充注和系统调试,这两项工作技术要求和安全风险在整个氨制冷系统实施过程中是最高,项目部组织国内外专家团队针对执行标准、技术方案、安全把控等方面进行了多轮激烈的讨论,最终成立了以项目部为核心的中外联合调试专家组,专家组将在施工现场全程参与到氨制冷系统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中。然而就在此时,新冠肺部副经理,他协助李宇迅速制定出一套外方专家远程配合调试方案,并配合业主方完成了高速网络通讯建设、外方团队搭建好远程操控平台并为本项目专门设立了远程监控操作办公室,项目部联合专业团队立即行现场人员部署交底,开启“天天读”视频会议制度。 付红伟和妻子视频时,得知老家人纷纷在喝一种中草药饮剂,据说可以起到预防病毒的效果。他让妻子记下处方,马上奔赴山下抓药。买来的饮剂分发给同事们冲饮。 党员曹勇是项目部安全员。液氨充注和系统调试安全风险高,曹勇的工作量本已达到几乎饱和。但在李宇召开的党员小组会上,曹勇只是冷静地表态,所需完成的工作,他必然全力以赴。白天上班时他做好液氨进场的安全部署,晚上,他要一一录入项目部70余人的体温记录、消毒记录表、留守人员排查台账,项目部从业人员情况表......由于返岗人员多,所有表格都是动态更新。同时,他还要负责隔离宿舍和人员管理事宜。重担压在曹勇的肩上。他说:“那累也是觉得累,但是肯定要干好啊。防疫这个事情不能放松,安全管理更不能放松。没有别的人,只有自己上,辛苦一点熬一熬,很快就过去了。” 2月16日,第二次液氨充注。天降大雪,白雪的映衬下赛道愈发美的磅礴大气。李宇却陷入了焦虑之中。装满氨液的运载车下了高速就被大雪阻住,无法顺利进入现场。这正是李宇所担心的。现场工具有限,为了迅速铲雪,付红伟建议大家用混凝土块捆绑在棍子上做成了简易的雪铲。5名党员带领着项目部管理人员齐上阵,终于让运氨车在半小时后顺利抵达现场。党旗在一片晶莹的白色中显得特别醒目。 图为制冷机房压缩机 图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项目液氨充注合影 图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党员防疫突击队 党员张利是项目部质量员,身为质量员的他素来细心,不放过任何细小的质量瑕疵。返岗的第一天,他就笑着说:“消毒这工作最适合我,没有人能跟我一样,发现死角,绝不放过。”从那天起,张利的“火眼金睛”用了更多用途。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他,用消毒喷雾给项目部涂上了一层厚厚的“安全保障”。 比起其他的几位老党员,刚入职的年轻党员邹鹏戏称自己是“辅助兵”,哪里需要就往哪里。他举着手行了一个军礼,笑着说:“年纪虽然小,但绝对不辜负组织重托。” 只要运输液氨的罐车进场顶着风雪他都会陪着“它”直到充注完毕离开现场,对充注过程进行记录,让项目部第一时间了解现场的注氨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寒消春来,冰雪之上党旗鲜红 在整个党小组的努力下,项目部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项目进展也如期推进。自2月10日开始历时18天分4次将80吨液氨安全顺利的注入制冷系统内部,并于2月25日启动氨泵将液氨首次注入赛道,开始对赛道持续供冷降温,大家翘首以盼的冰霜初步显形,3月1日1975米赛道全线覆霜,氨制冷系统运行稳定、管道系统畅通无阻,焊缝无一泄漏,项目部匠心打造的作品经受住了首次考验,这让每一个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李宇推了推眼镜,说:“赛道上很滑,摔跤是家常便饭。党员带头,摔跤也得先上嘛。哈哈。”李宇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邹鹏在一旁笑道:“我们项目部的人常说,这条赛道是付红伟摔跟头摔出来的。” “这个赛道制冰水平可是要在国际上代表中国水平,当然不能马虎。党员必须要有大局观,我们不是代表公司在管理这个项目,是在代表中国向世界呈现中国力量。”李宇严肃道。 原来,每天党小组成员和项目部技术员会在平均温度-5℃近2公里的赛道以及制冷机房每一个角落来回巡查很多遍,像医生一样,对赛道或设备管道每个部位进行测温、拍照并做记录,与系统监测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冰的不同温度、颜色、形态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制冰师的制冰修冰要求,对症下药,对氨制冷系统的设备和阀门进行精细调整 2020年3月10日,由上海宝冶承建的我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全面覆冰,上海宝冶一次性顺利完成国内最大氨制冷系统联试以及首次制冰任务。 “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因为我这辈子还没有遇到过首次调试就如此顺利的氨制冷系统”,60岁的雪车雪橇赛道总设计师Uwe先生在看到现场的视频后如此说到。 冰雪苍茫,更显党旗鲜红;重重困难,更彰初心如磐。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机电项目部的这支党小组,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为守护雪车雪橇赛道这条冰龙在世界准时发出响亮龙吟,用自己的力量让党旗更加鲜亮夺目 (作者:黄文敏)
|